发布时间:2015-03-03 08:23 我来说说 我要投稿
罗山,地处豫东南,是一块镶嵌在郁郁大别山中的宝石,在这块两千余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活着72万勤劳智慧的人民。
罗山位于东经114度10分至114度42分,北纬31度44分至32度19分,是一个美丽富饶的地方,这里山清水秀,鸟语花香,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土肥水沃,物产丰饶,自古就有“江淮宝地、鱼米之乡、北国江南、江南北国”的美称。
罗山,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人杰地灵。这里是中华民族开发较早的地区之一,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即在此繁衍生息,汉代始置黾县,隋文帝16年定名罗山至今。这片土地先后哺育过三国名相费袆、治水名臣黎世序、历史学家尚钺、起义将军张轸等。
近年来,罗山县委、县政府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以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促进了县域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空前活跃,工业经济飞速发展,县城面貌日新月异,旅游经济方兴未艾,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社会和谐稳定。
农业结构进一步调整优化,主要农产品呈基地化生产格局和产业化发展态势,生态农业、现代农业框架基本建立。2004年,农村人均纯收入2343元,全县金融机构存款余额31.5亿元。目前,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日臻完善,县乡公路形成网络,乡乡通柏油公路,村村通电视电话,大部分村民吃上了干净卫生的自来水。农村教育发展较快,九十年代初就基本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卫生体系日臻完善,医疗网点覆盖城乡。
工业经济在改革中前进,驶入发展快车道。2004年,全县工业总产值达到25.5亿元,完成销售收入24.7亿元。通过深化改革,罗山工业正在实现新的腾飞。
罗山以前沿的眼光规划城市,从美学的角度塑造城市,用市场经济的理念经营城市,城镇面貌日新月异,全县城镇人口达24万人,城镇化水平达到33.7%。
近年来,罗山先后被评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县、全国林业生产先进县、“两基”教育先进县、特殊教育先进县、计划生育先进县、体育工作先进县。
如今的罗山,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勤劳智慧的罗山人民正从大别山中走出来,思想理念不断更新,全县上下抓工业、抓建设、抓项目、抓服务,全方位、大开放、大发展的格局正在形成。
【丰富的资源条件】
罗山地理条件独特,各类资源得天独厚。农业资源丰富,水资源充裕,矿产资源潜力巨大,旅游资源别具一格,人才和劳动力资源充足,为罗山的大开发、大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丰富的农业资源
罗山地处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区域,年降雨量1049毫米,土肥水沃,物产丰富。全县水稻年产量3.8亿公斤,小麦5600万公斤,油菜3000万公斤。罗山是河南省25个以林为主的山区县之一,近几年,在实施自然林和原有人工林保护的基础上,大规模进行了林业建设,全县林地覆盖面积达到100.6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35.4%。其中活立木蓄积量135.9万立方米,经济林42.56万亩,年产林果2021万公斤。全县以信阳毛尖为主产品的优质茶基地发展到5万多亩,年产绿茶100万公斤。独特的地理条件,无与伦比的生态环境,以及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精湛的加工工艺,使罗山茶成为“信阳毛尖”中一支耀眼的奇葩,香飘千里,驰名中外。畜牧业、水产业发展迅速,全县规模养殖发展到900家,畜产品年产值达5亿元,各类水产总量达1.8万吨。石山口水库良好的水质,孕育了品质优良的石山口鱼,野生、天然、绿色,使石山口鱼享誉大江南北。
——充裕的水资源
淮河、浉河、竹竿河、小潢河从罗山穿境而过,年平均水总量为34.62亿立方米。全县水资源总量为28.09亿立方米,可利用水资源总量稳定在10.87亿立方米。罗山共有各类水库140座,塘、堰、坝36046处,总蓄水量近5.6亿立方米。其中石山口大型水库等集中供水设施可保证全县工业、农业和城市居民的生活用水。
——潜力巨大的矿产资源
罗山目前已发现各类矿藏24种,其中大型矿藏4处。主要矿产膨润土已探明储量4.3亿吨,花岗岩6200万立方米,钼矿1.3亿吨,优质瓷土2亿吨。所有这些矿藏资源都极具开采价值。罗山矿产业正由小到大逐步发展。
——别具一格的旅游资源
罗山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人文景观、自然景观颇多,旅游资源丰富。特别是佛教文化,源远流长,远近闻名。位于县城西南44公里处的灵山寺,始建于北魏孝文帝四年,为中原四大古寺之一,是豫南著名的佛教胜地。灵山寺座落在层峦叠嶂、风景如画的灵山山脉东南麓,千百年来,以“庙门东开、僧尼同寺、带发修行”在佛教界独树一帜,声名远扬。公元1348年,朱元璋曾在此寺避难,得到灵山寺和尚的救护。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明太祖朱元璋亲临灵山寺降香,封主持僧陈大用为金碧峰禅师,赐灵山寺半副銮驾,并为寺门题“圣寿禅寺”匾额,清康熙五十一年,灵山寺主持僧杲英赴印度研究佛学,在印度很有名气。带回梵石释迦牟尼及十八罗汉塑像。在罗山佛教发展的鼎盛时期,每年进寺朝拜者十三万人之多。历史上灵山寺屡遭战乱,多次被毁,又多次重建,享誉国内外,并被载入《中国名胜词典》。改革开放以后,灵山寺得到了进一步修葺,前佛教协会主席赵朴初亲笔题写《灵山寺》匾额,灵山寺成为豫鄂两省知名旅游胜地,盛况不减往昔。特别是新建的京珠高速公路从这里穿过,并在灵山寺附近设有出口,更加方便了国内外游客,灵山寺毎年接待游客数十万人。罗山还是老苏区,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红色旅游也很有优势。土地革命时期,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八军都曾在这里战斗过,数以万计的罗山儿女参加红军。铁卜何家冲是著名的红二十五军长征出发地,是国家级革命纪念地,同时又是国家确定的重点建设的红色旅游线路和旅游点。罗山的生态旅游资源也很丰富,位于县域南部的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以林鸟为主要保护对象的保护区,是生态旅游胜地。保护区气候温暖湿润,森林生态系统良好,生物物种资源丰富多样。分布有高等植物1879种;兽类37种;两栖爬行类44种;鸟类237种,其中以白冠长尾雉为代表的国家重点保护鸟类有39种,鸟类种类占全国鸟种类的20%。绚丽多姿的龙池被誉为罗山的“九寨沟”,风光秀丽的九里落雁湖、烟波浩淼的石山湖等等无不令人神往。罗山无论是自然景观,还是人文景观和历史遗迹都优势独特,极具吸引力,发展旅游产业的潜力巨大。
——充足的人才和劳动力资源
《第一站:河南省罗山县》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xinyang.yuduxx.com/luoshan/135646.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