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12-08 08:27 我要投稿
自全县阳光村务工作开展以来,赤城办事处以群众认可作为检验工作开展成效的标准,争当阳光村务推介的“宣传员”,当好平台建设的“管理员”,群众满意的平台“服务员”,“六接地气”真抓实干,取得了明显实效。
一是宣传方法接地气。全县阳光村务工作部署后,办事处迅速行动,及时召开宣传动员会,要求15个社区(村)全面推进。在资金保障上不惜投入,先后制作宣传标语36条,固定版面20个,下发宣传手册2000份,宣传单12000张,二维码台签320个,二维码站牌60个,制作了6000个以赤城办事处风景为背景的阳光村务二维码不干胶贴纸。在人力保障上全员参与,9个社区6个村的两委班子、群众党员、网格员和群众积极分子人人争当阳光村务的宣传员,将各类宣传品送到各单位服务窗口、医院、学校、银行、宾馆、饭店、临街店面以及居民集中的场所和家庭,并不厌其烦的做好操作讲解,形成了浓厚氛围。并结合全县大型活动、大型会议、脱贫攻坚、安全生产检查、新农保收缴、城镇居民低保验证、危房改造审查等工作,以“大排解、大宣讲、大走访”的形式使阳光村务的触角延伸到办事处每一个角落。同时通过阳光村务小微故事新闻、清风商城栏目和个人微信群等丰富多样的载体为扩展阳光村务知晓率和关注率注入活力,目前在县纪委阳光村务微故事专栏中已刊发阳光村务小微故事9篇;清风商城栏目中播放阳光村务专题片3期;城区群众通过身边的故事对阳光村务从了解到能用会用,使阳光村务工作的宣传真正接了地气。
二是运行台账接地气。赤城办事处对15个社区(村)阳光村务台账定期进行集中交流评比,通过互评不断推进台账管理规范化水平,形成激励机制,促使台账的专业化和精细化水准不断提升,结合社区(村)工作实际,充分征求村组群众意见,在短时间内分别精心设计规范了一套10盒标准化档案,在全县率先实现了阳光村务档案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同时在台账的精细化管理上狠下功夫,主动将补贴补助、农村宅基地审批、危房改造、低保与特困人员名单、救灾救济、精准扶贫、计划生育、重大决策、“三资”管理等群众最关心的内容及时上传公布到商城县纪委阳光村务微信平台,并逐件附原场景影像资料留痕印证,群众在查阅时感觉清晰真实接地气。
三是事项公开接地气。根据阳光村务要求,及时配套健全完善村(居)务公开制度,对15个社区(村)公开情况定期通报。严格要求凡是阳光村务模板中涉及到的相关内容必须在村(居)级规范的公开栏对应的板块中公开,并上传阳光村务微信平台。严格按照规定实行相应的年度公开、季度公开、月公开、随时公开和及时公开,突出广大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事项及农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及时公开,村(居)级财务收支实行按季公开,重大事项随时公开,确保线上线下一致。纪工委结合作风督查对到社区(村)随时查阅台账更新,对具体事项上传情况进行随机抽查比对,做到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事项绝不遗漏,及时公开,使事项公开真正接了地气,消除了群众办事不明的怨气。
四是信访投诉接地气。在全县阳光村务微信平台宣传的强大氛围下,阳光村务充分展示了亲民、惠民、便民、利民的本质,目前阳光村务逐渐走进了群众生活,在赤城办事处更是成了百姓手中的办事宝典和指南。赤城办事处又着力在当好群众满意的平台“服务员”上狠下功夫,针对阳光村务平台的投诉功能,如何做到群众满意是关系到群众信任平台的关键,办事处纪工委把平台反馈到纪工委书记手机短信平台的群众投诉做到一个不放过,每一件问题都认真细致对待,及时成立调查组,做到及时受理,及时反馈,妥善调查处理,力争每一件都达到群众满意,以实际行动树立阳光村务平台的公信力。目前,办事处收到通过阳光村务微信平台反映的信访投诉件6起,办结6件,得到群众好评。
五是压实责任接地气。在县确定一个示范村的基础上,办事处采取纪工委委员包片方式,15个社区(村)都严格按照示范村标准推进阳光村务工作,街道纪工委除了集中指导督导外,每个纪工委委员包2—3个社区(村),每周二、五定期到社区(村)指导、到户宣传,督促各社区(村)按要求严格开展阳光村务工作,对公开不及时、不到位的适时给予督促指导。同时,到村后随机入农户,抽查群众关注率,手把手教群众使用微信平台。纪工委委员所包村之间也互比工作进度,促进大家真正沉下身子接地气,做到一村不落,互比互学互促,达到全面平衡推进。
六是运行成效接地气。赤城办事处各社区(村)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在工作中积极创新,柳坪村率先原先支书建的“柳坪乡亲群”变身为“柳坪阳光村务微信群”,及时发布小微权利各类运行信息,广泛吸收本村外出务工人员加入,鼓励村民把阳光村务微信二维码在个人微信群发布;东街、南街、西街、北街、崇福社区发挥了志愿者队伍的优势,首先要求志愿者必须关注,有效拉升了关注量;三里桥社区把阳光村务的推介融入到主题惠民服务活动中;紫云山、柳坪、三里庙利用辖区学校开学时机,开展了“小手拉大手,阳光村务进校园”活动;锦绣社区开展阳光村务进学校、进超市、进宾馆活动;西街社区采取了“宣传一条街”、“走进县行政审批中心窗口”、“走进大型会场”等多种形式,都取得了快速沟通和覆盖的良好宣传效果。同时何店、柿子园等社区(村)紧密结合当前群众大走访、扶贫攻坚、安全生产检查、新农保收缴、危房改造审查等中心工作走村入户,取得了良好效果。阳光村务的推行使社区(村)各项工作接了地气,打开了群众的心结,增加了理解和信任,在推动办事处各项工作全面提升提质中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
《赤城办事处:“六接地气”推进阳光村务》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xinyang.yuduxx.com/shangcheng/695936.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