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5-04-03 12:14 我来说说 我要投稿
大家很常见的红鲤鱼,在与信阳同样是苏区的江西就创出了兴国红鲤、荷包红鲤、玻璃红鲤三个品牌。鲫鱼品种就创出了具有观赏价值的萍乡红鲫、生长迅速的彭泽鲫。地处豫北的河南鹤壁的淇河鲫也已经游向全国。
信阳气候处于暖温带向亚热带过渡地带,地理位置处于秦岭-淮河分界线,河流众多,塘堰密布,水田如网,数条铁路线、国道、高速公路交错纵横,森林覆盖率高,动植物资源丰富,如大鲵、黄缘闭壳龟、淮南猪、固始鸡、皖西白鹅,据信阳市水产科学研究所副所长严奎靖介绍,信阳的环境适合鱼类生长,有利于观赏鱼色彩的形成。反观之,为什么很多条件不如信阳的地方都开创了新的品牌,我们为什么不能打造新品牌?就是因为缺少创新。
信阳已经成为河南省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和中国十大宜居城市,河南何时才会出现“北有淇河鲫,南有红黄鲫”的局面?
现在我们把很多东西去申请文化遗产,有建筑、文物等有形的东西,有民歌、文字、工艺等无形的东西;我们把很多野生动物列为保护动物,如大熊猫、东北虎、中华鲟、金丝猴。用政府的行为去保护这些事物,以免其受到市场的负面冲击。而红黄鲫鱼则处在一个很尴尬的位置,虽然没有被列为珍稀动物,我们要不要去保护?它应该去保护。因为它已有上千年的历史,仅野生红黄色鲫鱼向金鱼演化的过程就能写一部史书了,金鱼文化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不知道有多少喜怒哀乐的故事。金鱼的发展也体现出中华民族特有的审美观点但却缺少创新精神。
现在面对外来观赏鱼对中国观赏鱼的冲击,我们所做的不仅仅是反击,更应该做的是反省。日本人对锦鲤和金鱼的热爱与执著,以及他们保护发展锦鲤和金鱼的方式,都值得我们反思。
红鲤鱼在中国早就存在,可是却在日本培育成五彩缤纷的锦鲤,而红鲤鱼被培育出除红色之外其它颜色的品类在中国只有浙江的瓯江彩鲤和湖北的清江红鲤,而且无论是在花色还是在种类数目上都逊于日本锦鲤,日本锦鲤中著名的大正三色,就是从由于变异出现黑斑被当作次品抛弃的红白锦鲤中选育而成,当时有个过路人发现鱼场工人在埋葬它们,急忙从埋葬者手中抢救出来的。设想,在中国有谁会这样做?
大正三色
对比一下中国和日本两国介绍金鱼与鲫鱼杂交试验的文章,中国人只用了几个月就做出了金鱼和鲫鱼杂交的后代都是灰色的结论,而日本人却观察研究了几年才做出了金鱼和鲫鱼杂交的后代会有的是灰色,有的变色出现彩色的结论。我们哪个养殖场会用几年甚至更多的时间去培育一批鱼?有的品种需要数年甚至数代才能显示出华贵和美丽,与前辈相比,我们已经显得浮躁而没有耐心,与日本人相比,我们竟然是那么的目光短浅、急功近利。当年在野生红黄色鲫向金鱼演化的过程中,我们的前辈们每到繁殖季节,就会把鱼苗中出现变异而与众不同的个体保留下来进行培育,才形成了现在色彩斑斓、形态各异的金鱼。而现在的养殖场,与众不同的变异个体却与一般个体一起出售,甚至作为次品被淘汰抛弃。
金鱼和鲫鱼杂交的后代
中国金鱼大部分因杂交产生,日本金鱼大部分是基因突变而产生,表面上看来,日本的金鱼品种没有中国丰富,但是如果把野生红黄鲫鱼向金鱼演化的过程做为一个链条,我们就会发现,日本金鱼链条的环节要比中国完整,尽管中国金鱼虽然比日本金鱼种类多得太多,但在这个链条中却有很多环节缺失了。这不仅是品种的缺失,而且是观念的缺失。
我们需要反省的东西太多,商人和商品都是市场竞争游戏中的一个棋子。但我们也有我们可以做的事情。日本把爱知县的地金、高知县的土佐金、宫城县的铁鱼作为地方的天然纪念物并立法保护,在中国人的眼光看来,土佐金颜色过于单一、地金和铁鱼除了尾巴,其它特征和鲫鱼差不多,观赏价值低,没有必要保护。我们能物质或非物质的文化遗产,能不能也把野生红黄鲫鱼也申请为文化遗产呢?这不是一个人可以做到的事情,也不是一天两天能够完成的任务。但如果每有识之士都把这些事情一点一滴地做起来,明天或将来的某一天,这些理想会实现的。
土佐金
《对大别山区野生红黄鲫鱼的思考(2)》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xinyang.yuduxx.com/xinxian/147982.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