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5-04-12 05:05 我来说说 我要投稿
“俺曾获得全国种粮大户、河南省劳动模范,叫张德,俺老婆叫王玉梅,是河南省十大种粮女状元,俺们夫妇给各级领导报喜!”昨天下午,一见面,息县项店镇百惠薯业专业合作社的种粮大户张德就快言快语地告诉记者:“前一段时间,俺已经忍不住给俺们市委郭书记报过一次喜了。”
“都有哪些喜,你说说看。”记者问道。
“你看吧,俺改塑膜育秧为无纺布育秧,有利于秧床增温保墒,减少了用水量,降低了劳动强度,节约了投资,避免了白色污染,提高了成秧率,可节约人工35个,今年应用3.5万亩,总计节约70万元呢,无纺布育秧法轻简高效,这算第一喜吧。”
“这第二喜呢,是超级稻新品种喜获丰收。俺流转的560亩水稻田,全部种植Y两优1号品种,带动周边乡镇应用1万亩,丰收在望,现在亩数达到20万亩以上,亩产预计可达1400斤,水稻每亩增产200斤,增效240元。”
张德扳着指头,说起喜事,如数家珍。
“多年来,俺熟练掌握水稻抛秧技术,人工借助机械,每人每天抛秧7亩到10亩,节约人力7个到10个,节约栽秧成本700元到1000元,并向周边6个县的2500多户农民传授该技术,水稻实用栽培技术取得新突破,这算第三喜。”
“这第四喜呢,是脱毒红薯技术推广成功。俺今年引进脱毒红薯种植1500亩,亩产达7000斤,比不脱毒红薯每亩增收 2100斤,增效840元,并且还建立了红薯加工厂呢。”
“俺2000年就率先在全市建成规模最大的息县农业局万亩水稻盘育抛秧育苗基地。2008年1月,率先注册项店镇百惠薯业专业合作社,在各级领导的关怀下,俺是越做越大,越做越有信心,明年,俺还准备在水稻盘育抛秧中改‘泥质法’为‘半泥质法’;把500亩弱筋小麦进行扬麦15良种繁育,力争亩产1000斤;同时做好项店镇农业技术推广区域的建设工作。”面对记者采访,张德信心满怀:“经营种好田地,玩转红薯产业,争取来年更大更好的收成,向各级领导报更大的喜!”(2012年9月25日)
《种粮大户报喜记》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xinyang.yuduxx.com/xixian/152813.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