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5-05-05 13:33 我来说说 我要投稿
采访对象供图
新京报快讯(见习记者 程媛媛)昨日,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村民致电新京报新媒体,称家中有一张1946年由新四军开出的借条,借条显示其祖父曾借给新四军3万元。该村民多年向政府要求兑现无果。今日,光山县财政局一负责人回应,相关部门已开始着手处理借条兑现。
“已经保存68年了”,张志良给新京报(官方微信:bjnews_xjb)记者提供的借粮款收据原件是一张黄色老宣纸,上面写着,“今承湘店乡(后更名南向店乡)保庄张炎山先生借给本军现金叁萬元,特给此据为凭。”署名为“新四军第五师野战军政治部军令部江克成”,并盖有江克成红色私章。借款日期是“中华民国三十五年六月四日(1946年6月4日)”。
借条右端印有“争取和平,建立自由民主富强统一的新中国”,左端附注注明所借粮款在今后政府征收田赋时,可凭此据抵消,未抵消完的剩余数额政治部保证偿还。
出借人张炎山是张志良的祖父,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南向店乡人。 张志良说张炎山曾经在乡里经营中药店铺,家境富裕。
旧屋墙根现陈年借条
1989年,张志良的父亲张富友在拆建旧屋时发现土墙缝里塞着一个红布包裹,里面正是新四军的老借条。“我没见过爷爷,听老一辈人说那时候他是乡里的首富。”张志良回忆道。
“借据是用黑色钢笔写的,因为氧化,所以现在看起来像圆珠笔。”张志良的侄子刘先生说。
地图显示,光山县位于河南省东南部,北临淮河,南依大别山,为鄂豫皖三省交界地带,南向店乡属于大别山区范围内。1946年刘邓大军南下挺进大别山,据村里老人介绍,江克成率领的新四军第五师野战军驻扎于光山县,由于物资贫乏,部队向富足的家庭借了货币和粮食。
兑现借条为完成祖父遗愿
1950年左右,各地迎来了兑换借据的高峰期。张志良称,那时候祖父张炎山被划为地主阶级,于是将借据藏于墙缝里。
1989年,张志良的父亲张富友发现新四军借据后,曾找到当地政府兑换,“就给几百元,我父亲没同意,又拿回来了。”张富友在家务农,已于1993年去世。“父亲的遗愿就是让我把爷爷的借据兑换过来”。
2005年至今,张志良多次向光山县人民政府反映借条一事,并要求兑现。当地政府在调查之后仍未实施兑换。
《河南村民多年要求政府兑现新四军3万借条 已保存68年》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xinyang.yuduxx.com/guangshan/167379.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