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4-12-06 12:40 我来说说 我要投稿
□记者 韩春光
“工程实施前,村里所有的水塘,几乎水都是满的。只要把水塘放水口打开,全村的稻田从高到低都能自流灌溉;工程实施后,村里的水塘竟然都变成了漏水塘,尽管下一场大雨就能把水塘灌满,可是过不了两天塘里的水就漏得差不多了。弄得稻田没法自流灌溉,你说气人不气人?区里面给俺们村搞的坑塘护坡工程,说是国家的土地整理项目,还不如不搞哩。”
这是信阳市平桥区洋河镇苏庙村张冲自然村群众,近日投诉给本报的来信。接到群众的来信后,记者于7月31日来到张冲自然村调查采访。
原来坑塘水几乎都是满的,村里的稻田全部自流灌溉
张冲自然村一位60多岁的张姓村民告诉记者,该村地处浅山丘陵,根据地势从高到低修建的全都是梯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大兴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各户群众家里出人出工,也是根据村里的梯田地势,从高到低修建了六七个水塘。每年这个时候,只要下一场大雨,山上流下来的雨水就能依次将这些水塘灌满。依靠水塘里面储存的水,全村300多亩水田,从水稻插秧到水稻收割,只要把水塘的放水口打开,都能得到自流灌溉。
该村一位50多岁的贺姓村民接着对记者说,该村的这些水塘虽说一直都是土底土埂,但基础非常实在,都是群众用石磙碾压、用人力夯实过的,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到现在,这些水塘一直在发挥作用,从来没有漏过水。由于稻田能够及时灌溉,村里的水稻每年都长势很好、产量很高。到2011年水稻收割后,区里、镇里的干部以及村干部对群众说,为了改善农田水利条件给群众办好事儿,由国家出钱实施国土资源土地整理项目,对村里的水塘实施坑塘护坡工程,对塘埂的内贴面进行硬化铺砌六棱瓷砖,将来浇灌稻田会更加方便。
谁知道实施坑塘护坡工程后,水塘成了漏水塘存不住水
“你说这是在给群众办好事儿,还是在给群众办坏事儿?这些水塘不修都没事儿,一修都有事儿了。听说修俺村的这几个水塘,国家投资了100多万元,谁知道实施坑塘护坡工程后,水塘都给修成了废水塘、漏水塘。由于水塘里面存不住水,都不能发挥自流灌溉作用了。”该村一位张姓村民一边带领记者到各个实施过坑塘护坡工程的水塘边查看,一边发起了牢骚。
记者首先来到标注为033号的“土地整理项目坑塘护坡工程”水塘边。只见这个水塘的塘埂内贴面,铺砌的六棱瓷砖已经硬化,表面看没有任何问题,但是水塘几乎干涸,塘底长满杂草。紧邻塘埂一侧本应种植水稻的田里,也长满了杂草;顺着地势再向下看,种植的是相对耐旱的玉米。对此,该村群众告诉记者,从2011年实施坑塘护坡工程后,这个水塘存不住水了。去年和今年,相邻的稻田要么是一片荒芜,要么是改种其他作物,要么是种的还是水稻,但是严重减产。本来能收一千二三百斤稻谷,现在顶多只能收七八百斤。
随后,记者来到标注为042号的“土地整理项目坑塘护坡工程”水塘边。只见这个整修过的水塘,与033号水塘存在的情况大同小异,水塘的底部,一侧还存有少量的水,另一侧已经干涸见底。“前两天,下了一场大雨,从山坡上流下来的雨水,很快将这个塘灌满了,这不,才两三天时间,塘里的水就漏得剩下塘底了。如果再不下雨,过不了两天,这个塘就会一干到底。”给记者领路的卢姓村民说。
现在稻田抽水灌溉费钱费力,村民埋怨该工程劳民伤财
在标注为031号的“土地整理项目坑塘护坡工程”水塘边,一位村民正在用潜水泵抽取塘底的水,浇灌位于水塘旁边的稻田。上去询问,得知这位村民姓卢。
“今天早上,我6点钟就起床,从家里扯电线,扯到水塘边大概有260米长;再把潜水泵用电动三轮车拉到塘边,接上抽水的管子。然后再把抽水的管子扯到稻田里,大概花了一个多小时。浇灌3亩稻田,从早上7点多浇到现在,这都下午5点了还没有浇完。如果今天白天浇不完,明天还得扯电线、拉潜水泵、扯管子,接着浇。主要是我们这里没有高压电,用的是照明的低压电,潜水泵的功率小、抽水量小。要放到两年前,水塘里面有水可以自流灌溉,浇灌3亩稻田顶多用两个小时。”
这位卢姓村民告诉记者:“稻田里面必须天天有水,不能露出地皮儿。一般情况下,每周都需要灌溉一次,天气热的时候,每隔三四天都得灌溉一次。为了及时灌溉稻田,我买了3盘电线,一盘电线160元;买了一盘水管,花了160多元;买潜水泵是520元,下来花了快1200元。这还不说,每次灌溉稻田还要耽误很多时间、耗费很多力气,交上很多电费,同时也得注意用电安全。国家花那么多钱实施的坑塘护坡工程,本来是为了方便群众灌溉用水,不仅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反而让群众为了灌溉稻田又多费钱、多费时、多费力,这样的工程,叫群众说,实际上是坑国害农工程,劳民伤财。”
(原标题:信阳市平桥区苏庙村张冲自然村: 坑塘护坡工程真坑农)
编辑:张亮
《信阳市平桥区 坑塘护坡工程真坑农》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xinyang.yuduxx.com/pingqiao/95657.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