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4-12-19 10:01 我来说说 我要投稿
巡回审判所遵循的是“便利人民群众诉讼,便利人民法院审判案件”的“两便原则”,其制度设计的初衷与“司法为民”的要求完全吻合,也是符合现代司法理念的。由于农村居民的法律素质不高,而高度职业化又使得司法的功能得不到应有发挥,没有能够产生应有的作用。在当事人诉讼能力低、社会纠纷的解决包括司法中投入的成本非常低的情况下,一味强调法官一步到位完成现代司法理念,并用这种方式审理案件必然会出现一些不尽如人意的问题。巡回审判正是基于中国的这些现实国情而产生的。法官进村办案,除了审判场所发生了变化以外,法官对待事物的中立、平等态度并没有改变。在众多群众旁听的情况下开庭,法律的公正与透明更有保证。巡回审判能方便群众诉讼更使法院的审判活动效率得以提高。
二、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一)深入基层倾听民意工作机制不够健全。建议一是坚持和完善法院领导干部基层挂钩点(挂钩人民法庭)制度,院党组成员定期深入挂钩点开展调研;二是着手建立法官进企业、乡村、社区活动常态机制,深入基层倾听民意、了解民情,及时准确地把握人民群众对司法工作的新要求、新期待;三是充分发挥“社区巡回法庭”的便捷利民作用,深入乡村、社区就地办案,综合社情民意,调处民间纠纷,开展法制宣传;四是健全院长接待日制度,进一步做好涉诉信访工作,主动了解群众所急、所需、所难、所盼,就地及时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
(二)人民陪审员制度开展不够深入,思想认识不够到位。近年来,区人大常委会、区人民法院对人民陪审员制度进行了广泛宣传,但社会公众对人民陪审员制度了解还不够深入。少数陪审员所在的单位领导对陪审制度认识不够到位,对陪审工作支持不力,难以为陪审员履职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少数法官认为陪审员法律知识和水平有限,忽视人民陪审员的作用。少数陪审员自身素质不高,参与意识不强,没有很好地履行职责。履职时间无法保证。一个案件的审理需要多次阅卷、庭审、合议,而大多数人民陪审员都有自己的工作,因此,经常造成二者时间上的冲突,影响了法院案件的审理效率参审能力有待提高。人民法院组织法明确规定,人民陪审员在人民法院执行职务期间,是他所参加的合议庭的组成人员,与审判员有同等的权利。但由于人民陪审员来自各行各业,缺乏系统的法学理论培训和审判实践,加之新的法律法规不断颁布施行,使得陪审员的业务素质跟不上陪审工作的要求。同时,少数法官在合议过程中,主导意见较强,没有充分征求陪审员意见,影响人民陪审员参审积极性,导致陪而不审、合而不议、附和法官意见现象的存在。
建议进一步完善陪审员制度。 一.加强陪审员业务培训。区人民法院要积极会同司法行政部门做好人民陪审员教育培训工作,把人民陪审员教育培训工作纳入法院教育培训工作的总体规划。根据人民陪审员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审判业务和法律知识培训工作,组织人民陪审员参加对典型案例的研讨,提高陪审员运用法律的思维方式分析问题、判断问题的能力。同时,要切实抓好陪审员的思想道德教育,加强陪审工作的责任感和纪律性。二是完善进入退出机制。每年对人民陪审员的需求进行分析,提出调整计划,新增人员的知识结构情况,思想政治素质等要求,并对报名人员进行知识和思想政治方面的考察,将专业知识好、思想政治过硬、廉洁公正的人员补充到人民陪审员队伍中来,把好入门关。同时,进一步完善考评机制,就人民陪审员参加审判活动中遵守审判纪律、审判作风、工作实绩、出勤等情况进行考核,强化陪审职责。对工作尽职,成效显著的,进行表彰奖励;对不能按时参加陪审,违反审判纪律的,劝其主动辞职或依法进行免职。三要规范工作程序,进一步细化人民陪审员阅卷、庭审、合议、制作笔录、签发文书等与审判有关的流程管理。四要完善人民陪审员的回避制度和监督措施,促使人民陪审员公正履职。五要按照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决定要求,从人民陪审员名单中随机抽取确定人民陪审员参加合议庭审判,对庭审计划要提前告知陪审员,使陪审员作好时间安排及庭前的准备工作,做到参审与工作两不误。
(三)深入基层倾听民意工作开展不够全面,建议加强宣传工作力度。将网站作为法制宣传的平台,大力围绕法院工作重心,宣传法院的良好形象,健全激励机制,调动全院干警参与网络宣传工作的积极性。如每个法院网站开通论坛,方便群众畅所欲言发表意见和建议,为法院提供真实有效的社会监督。建议健全和创新司法决策征求意见机制,充分运用网络媒体先进快捷的作用,为人民群众提供及时准确的司法信息服务,起到正确的舆论导向作用。
责任编辑:F
《浉河区法院领导定期深入基层倾听民意调研报告受到赞誉(2)》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xinyang.yuduxx.com/shihe/101996.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