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5-04-15 14:05 我来说说 我要投稿
五千亩土地怎么批下来的?
开挖占地五千亩的大湖,农民保持耕地,却遭到围殴的视频被群众上传到网上之后,淮滨县并没有作出公开回应。当地媒体也保持了沉默。4月4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节目,报道了这则民生新闻。
数千亩耕地怎么能说征就征,淮滨县是怎么报批的呢?
淮滨县国土局的工作人员表示,走读淮河项目所占用的近5000亩土地,是由河南省政府分次批准的,有省政府的批文。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报道却对此提出了质疑:同样用途的近5000亩连片土地,征收为“走读淮河”项目的建设用地,却被分批分次报批,这是否有“化整为零”、规避审批级别的嫌疑?
一篇署名“山东省阳信县国土资源局邱海昌”的网文,详细解释了这一问题:“据土地管理办法规定,省政府的批地权一次不能超过35公顷(即35×15=525),超过525亩的占地就要上报国务院批。要使4995亩非法圈地转为‘合法’,且不让国务院批,就必须瞒天过海,将其分为至少10块,每块都不超过525亩,分10次上报省政府审 批,这就叫‘分批次批’。”
该文指出,“而淮滨县一年的用地指标才多少呢?据笔者以本县的年用地指标做参考估计,65万人口的淮滨县一年的用地指标不会超过600亩,而4995亩的一个项目,就几乎用去了该县9年的指标。如此大手笔,大魄力,假若没有政府的配合,如何能批得下来?”当然,“光批下来,还不行,还要从农民手里夺走土地”。
然而,记者查询国土资源部网站发现,淮滨县2012年度国有建设用地供地计划里,“走读淮河”项目属于“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挂牌出让的土地面积只有645383平方米,不到1000亩。
记者联系淮滨县一位主要领导,就该县“走读淮河”项目报批用地与实际征用土地之间存在巨大差距提出质疑,对方并未正面回应。(石玉 宋广辉)
(来源:
《河南淮滨:国家级贫困县毁田五千亩造大湖【6】》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xinyang.yuduxx.com/huaibin/155330.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