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都网 > 河南新闻 > 信阳新闻 > 商城县新闻 >

长竹园乡:特色产业铺就深山致富路

[摘要]近年来,长竹园乡以全面小康为目标,以“四位一体”建设为导向,以“产业树”模式为抓手,因地制宜,着力培育茶叶、油茶、中药材、畜牧养殖及光伏发电五大产业,为全乡2476个贫困人口铺就脱贫致富路。 强化茶叶“铁抓手”。依托长竹园茶叶专业合作社,变“输...

    近年来,长竹园乡以全面小康为目标,以“四位一体”建设为导向,以“产业树”模式为抓手,因地制宜,着力培育茶叶、油茶、中药材、畜牧养殖及光伏发电五大产业,为全乡2476个贫困人口铺就脱贫致富路。

    强化茶叶“铁抓手”。依托长竹园茶叶专业合作社,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脱贫,创新提出“六项帮扶”,带动新建村、马堰村183户606人脱贫并持续增收。适用“茶园入股、干茶加工、鲜叶销售、代销分红、劳务用工、技术支持”六项帮扶举措后,贫困户茶园每亩可增收4000元,其中包含年终分红600元,夏秋茶收购增收1800元,劳务用工900元,鲜叶加工和销售分红700元,在贫困户原来只出售春茶获利5000元的基础上,现每亩茶园收入可超过9000元,一年以后就可以实现精准脱贫并持续增收。2016年依托茶产业脱贫176户586人。

    擦亮油茶“大品牌”。油茶作为该乡的支柱产业,种植面积达12万亩,几乎是村村有油茶、户户有茶园。依托长园油茶专业合作社,以到户增收补贴资金入股参与股东分红、油茶园入股分红、毛油销售分红、提供劳务增收等形式,帮助和带动贫困户发展油茶产业,为贫困户免费提供优质油茶苗、技术指导,引入“高冠换颈”技术改造老茶园,使油茶产量从每亩15公斤提升到每亩55—85公斤,增加亩产值450元,至少增收3600元,带动全乡122户398人脱贫致富,擦亮“中原油茶第一乡”品牌。

    栽下灵芝“摇钱树”。依托博林种植专业合作社,采用“基地+合作社+贫困户”的产业发展模式,投资420万元,流转土地110亩,发展菌包110万袋,以劳务用工、流转土地、资金入股等方式,带动90户342人快速脱贫,人均增收3000—13000元。博林种植合作社吸纳贫困户后,一方面是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可以到灵芝种植基地优先务工,日工资可达100至150元,一个种植期可收入4000至6000元;另一方面,贫困户可将扶贫资金入股参与分红年底可得7400元。今年预计在两河口村持续发展中药材产业,让贫困户搭上灵芝“快速致富车”。

    推动养殖“稳增器”。结合“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产业扶贫模式,积极扶持黑猪养殖、鸡苗养殖等特色农业基地,积极引导贫困户由“单兵作战”走向“抱团发展”,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由贫困户周帮富、何正红联合成立的帮富黑猪养殖合作社,免费为贫困户提供猪苗、免费防疫及相关技术指导,并解决销售渠道,带动贫困户抱团增收致富。该合作社现已发展黑猪210头,带动26个贫困户参与黑猪养殖,真正实现脱贫;新建、马堰两村已与商城县幸福生态养殖合作社签订7200只鸡的供养协议,目前部分鸡苗已经养成获得收益。

    打造光伏“新引擎”。光伏产业扶贫项目是县委、县政府实现贫困户稳定收入的重要举措,主要采取政府补助、贫困户自愿的模式,大力实施产业扶贫。光伏产业扶持贫困户60户,每户年发电量5千瓦,并网发电后,每年预计可获得3000元至5000元的收益。截至目前,该项目已与各贫困村签订合同,完成选址,并开始建设。(长竹园乡官璐)


《长竹园乡:特色产业铺就深山致富路》河南新闻-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xinyang.yuduxx.com/shangcheng/572524.html,谢谢合作!

[责任编辑:admin]

我要评论

尚未注册畅言帐号,请到后台注册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

详细声明请点击进入>>

返回豫都网首页
版权所有: 豫都网 Copyright(c) 2010-2015 YuDuWang Network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3014680号
若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来信通知,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邮箱:admin@yuduxx.com
未经豫都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